【环球新要闻】昆明市官渡区奏响“三部曲”畅通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

2023-05-30 15:22:09 云南网

昆明市官渡区紧扣昆明城市新中心、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、开放发展引领区“三大定位”,持续攻坚克难,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,面对当前基层治理中快速响应有时差、发动组织有落差、精准管控有误差等情况,聚力奏响网格治理“三部曲”,给末梢治理更多位置、更大权重,让制度的理性擘画贯通到末梢,让多元的探索实践生长在末梢。


(资料图)

“吹哨报到”赋权增效 为基层治理“蓄能”

充分落实高位统筹的制度优势

近年来,区委把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作为“一号课题”,研究制定了《“一核多维、共建共享”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实施意见》总纲性文件,配套出台了“1+7+N”系列文件,成立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,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统筹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工作。2018年,区委出台《官渡区依法推进城市网格化治理工作实施方案》《官渡区关于“群众需要、书记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实施方案(试行)》,以党建为引领,突出区域化组织融合,着力构筑各方联动、齐抓共管、优势互补的基层治理格局。

科学定位“吹哨报到”应对的主要问题

以解决问题为目标,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、长期得不到处理、反复多发的热点难点问题,将公众投诉举报、媒体曝光、网格员巡查上报等10类问题作为“群众需要、书记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哨源;分级确定吹哨事项,在社区层面划分“卫生哨”“执法哨”“治安哨”“监督哨”4种问题哨和“服务哨”1种服务哨吹哨事项,在街道层面划分“问题哨”“服务哨”“攻坚哨”“应急哨”“兜底哨”5种哨(46类)吹哨事项,在区级层面划分“重点哨”和“协调哨”2类吹哨事项,并明确各类哨件的类别、适用范围和处置标准,推动疑难问题在基层解决。

建立党建引领的动员整合组织机制

授权街道、社区,使基层拥有一定回应与甄别治理问题,发动并调集执法资源的权能;突破“中梗阻”,以解决问题聚焦,驱动职能部门履行职责,建立以街道、社区统筹的条块协同工作模式;落脚于“党建引领”目标,充分发挥党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和整合作用,按照“一哨一考核”的要求,将考核结果纳入各部门年度党建目标考核。5年来,官渡区通过“吹哨报到”借助党组织政治优势,推动综合执法权力下沉,在为街道、社区赋权的基础上优化权力运行流程,解决基层治理难题1.67万件,实现基层治理资源的整合,有效发挥网格化治理对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的助推力。

“接诉即办”需求导向 为基层治理“导航”

聚焦群众需求,建立“全响应”式服务机制

2020年5月,官渡区进一步延伸“吹哨”主体,将市民通过“12345”热线投诉的49小类城市管理问题纳入“接诉即办”内容,以群众诉求为“哨”,推进“吹哨报到”向“接诉即办”深化延伸,建立起区委统一领导,“12345”热线为主渠道,各街道和各职能部门闻风而动、接诉即办的为民服务体系。“接诉即办”机制将职责明确、管辖权属清晰的市民诉求直接交由街道,基层单位快速回应解决,市网格化中心官渡分中心负责跟进工单的督办和考核;通过信息化、技术化方式统一接电、派单、相应、处置、反馈、监督、考核的闭环管理模式,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向基层报到、向一线报到、向群众报到,整合条块机制,助力解决市民的燃眉之急。

推进主动治理,“未诉先办”探索“新枫桥经验”

紧扣群众诉求多发地点和问题类型,每个社区网格配备2名信息采集员,开展全覆盖、多轨迹网格信息采集,从群众中收集问题线索,与群众一道促进问题解决,将问题解决在网格中,避免问题演化为诉求;开展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,挖掘“接诉即办”民生数据中的治理难点和棘手问题,形成问题框,明确责任部门,探索解决一类问题的机制体制,将“主动治理、未诉先办”从构想化为行动。

建立绩效管理机制,以压力传导触发急事快办

重视问题发现和强化单元考核,明确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的权责范围,为全流程业务绩效考核奠定基础;量化响应率、处置率、服务满意率“三率”考核,将考核对象分为先进类、进步类、整改类和治理类“四类”,由市网格化中心官渡分中心形成“接诉即办”日报、周报、专报,及时反映城市面临问题;通过区政府分管领导月度工作联席会议,有针对性地根据考核排名提出表扬和展开批评,从制度出发激励基层政府对于群众诉求进行及时回应。“接诉即办”工作机制拓宽了市民诉求反馈渠道,推进了自下而上、自上而下的机制创新,增强政府对社会的回应能力,为创新城市基层治理路径作出了有益探索。自“接诉即办”工作开展以来,官渡区共受理市民来电1.96万件,解决诉求1.53万件,服务满意率从83%上升到89%,一般性群众诉求在3天内解决的近90%。2022年,官渡区“接诉即办”全年受理量近1万件,同比增长89.44%,月均受理量达800件,解决了0.88万件民生痛点问题。

“城市大脑”驱动整合为基层治理“借力”

2021年,官渡区以“数字官渡”建设为抓手,基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需要,启动“智慧城市大脑”建设工作,着力打造高效化服务、精准化治理、科学化决策的治理体系。官渡区城市大脑(一期)项目践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,通过数据融合汇聚和共享开放,实现了“看得见、会思考、喊得动”功能三位一体,加快了官渡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。

视频接入与汇聚,实现“看得见”

完成公安雪亮工程11000多路前段摄像头的接入,构建科学化、职能化的城市视觉神经,其中城市管理部门使用1100多路视频职能分析城市管理事件,水务部门接入40多路湿地公园和100路视频智能分析淹积水问题,消防部门通过物联感知及时发现火宅隐患,使城市问题无处遁形。

AI服务能力提升,实现“会思考”

实现涉及城管、水务、政法、网格等16类场景、14种算法的AI服务能力,可将模型便捷地部署到云端服务器、移动端、边缘端等不同平台设备上,兼容其它开源框架训练的模型,具备极快的推理速度,使“城市大脑”真正会“思考”。

破除信息壁垒,实现“喊得动”

打造融合通信数据平台,融合视频通信系统,实现视频会议功能,使国家-省-市-区-街道-社区联动会议纵向打通,破除部门间条块分割的状态和信息壁垒,使各部门间形成横向合力,协同运作“喊得动”。截至目前,官渡区“城市大脑”项目完成19个职能部门和百度互联网数据接入与治理,实时接入AI智能识别、环卫、气象、网格、重点楼宇、区大数据平台等13个系统及40类离线数据。整合了区应急指挥平台、智慧消防平台和市域社会治理平台,提供150余个接口服务,治理平台数据量达6129万条,产生数据表572张,数据日增量0.29万条,日均数据治理任务数0.15万条。2022年调动全区消防力量参加灭火救援441次,实现火灾10秒内预警、30秒内甄别、24小时实时监控。支撑400余次重要会议保障及接待工作,通过视频识别处置网格化服务管理案件4.65万条,实现全区社会治理平台归口统一、社会治理事项一网统管,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列昆明主城区第一。

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官渡分中心党支部供稿

上一篇 : 男子以照顾师傅为由滞留商务舱:我师父今年79岁,这个地方没人我不可以坐吗?我不需要对号入座 每日讯息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

精彩推送